搜索
收藏
安徽壽縣:擦亮為民辦事底色
時間:2023-10-31 來源:“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安徽省壽縣各級黨組織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體要求,突出以人為本,厚植為民情懷,堅持在解決廣大群眾揪心事、煩心事、難心事下功夫,努力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具體成效。
辦好民生實事,增進福祉暖民心
渴了能喝水、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2023年“中秋”“十一”期間,壽縣充分發揮已建成的136家“工會驛站”服務功能,為周邊戶外工作人員和社會公眾提供便民服務和人文關懷,有效解決了他們“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急難愁盼問題,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
立足主責主業,用心用情暖民心,為抓實落細主題教育為民辦實事載體,壽縣利用“工會驛站”開展“黨建引領、溫馨服務”活動,通過設置工會工作驛站和共產黨員服務先鋒崗,讓驛站成為戶外勞動者信賴的家園和溫馨的港灣。據壽縣總工會負責同志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共投入建設資金39.5萬元,建成工會驛站136家,基本實現了“一公里”戶外勞動者暖心服務圈。
當前正值秋收關鍵時期,為應對農村時段性用電波動,壽縣供電部門把主題教育為民實踐活動開展到基層一線,組織黨員技術骨干組成志愿服務隊,對主要區域供電線路和用電設備進行“拉網式”排查,提高農戶設備與線路設備運行穩定性,并向農機手開展安全培訓,講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持續做好農戶的用電安全宣傳工作,確保秋收時節農戶用上充足電、安全電、放心電。
異地就醫看病如何報銷?是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實事。壽縣通過采取“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優化異地就醫備案的方式,簡化備案流程,提供幫辦代辦服務,為參保群眾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異地就醫醫保服務,充分彰顯主題教育為民辦實事“溫度”。
回應群眾訴求,用心受理解民憂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群眾訴求所盼既是一個窗口,又是一面“鏡子”,照著民心、映著黨心,是檢驗主題教育成色的關鍵。壽縣暢通群眾信訪和訴求渠道,積極用好“民生呼應”平臺,對群眾信訪、領導信箱、網上問政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回應,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我是安豐鎮梧桐村村民,我們這里發生不同程度旱情,希望政府能夠幫助解決。”這是壽縣安豐鎮一名群眾在壽縣人民政府網“書記信箱”里的留言。在接到留言后,安豐鎮第一時間安排水利站工作人員到該村了解情況,實地查看旱情,并安排開啟倒虹吸泵站開機抽水,經過10多天的不間斷提水送水,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我們村的道路何時修通?我報銷的新農合醫療費用什么時間能到位?我家的移民置換房何時能拿到?”這些基層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難心事,通過人民網留言、12345熱線、政府網領導信箱等平臺逐一得到妥善解決。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壽縣“民生呼應”平臺梳理群眾來信來訪訴求事項近百件,辦結率98%以上,群眾滿意度100%。
聚焦群眾期盼,主動作為順民意
民生實事涉及面廣、群眾關注度高,更是彰顯主題教育成效的體現。能不能辦到群眾心坎上、真正讓群眾滿意,關鍵在落實。壽縣以緩解“看病難”為突破口,于9月中旬開展“情系桑梓健康長三角·壽縣行”大型義診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等23名上海醫學專家來到壽縣人民醫院、壽縣中醫院為群眾義診,全縣500多名群眾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真是謝謝你們了!下著大雨專門跑一趟給我辦證,喝口水再走吧!”2023年9月下旬,壽縣政務中心公安窗口接到群眾求助,家中親人證件損壞又無法現場辦理業務,給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窗口民警快速響應,當天上門完成了證件辦理。“雙節”期間,居民顧先生在辦理醫保繳費時遇到困難,在醫保窗口和稅務窗口的協同合作下,找出問題并妥善解決問題,幫助顧先生順利解決了醫保繳費問題。壽縣政務服務中心聚焦企業群眾需求,推行周末輪崗、節假日不打烊、錯時延時和主動上門等服務制度,力求群眾辦事更方便,服務群眾更貼心。
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壽縣黨員干部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學習踐行“浦江經驗”,采取常態下訪、重點走訪、靶向回訪等方式暢通群眾反饋渠道,在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從一件事推廣到一類事,力爭實現“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提升一個領域”,推動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壽縣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重點解決市容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垃圾積存、亂堆亂放等問題。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600余人次,執法車輛100余車次。全縣25個鄉鎮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書記抓基層治理的責任體系,組織村和社區選取平安建設領域“切口小、有難度、示范強、能落實”的具體任務,推動村級“書記項目”領辦全覆蓋,將主題教育與基層治理融到實處,以基層治理的實干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責任編輯:李 悅
執行編輯:柏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