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慶師范大學打造“校地聯動 四員協同”新模式 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時間:2023-06-14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范龍超 石奕舟
“要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貫徹落實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精神的實際行動,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團結奮斗。”近日,安慶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許繼榮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讀書班開班式上強調,學校正處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關鍵時期,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聚焦問題、知難而進,把主題教育激發出的熱情干勁,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近年來,安慶師范大學持續探索新時代產教融合背景下校地合作工作機制,著力打造校地合作聯絡員、雙鏈融合專員、成果轉化專員、科技特派員“校地聯動 四員協同”新模式。校地合作聯絡員由校市合作辦公室及各市縣(區)科技主管部門負責人組成,做好合作事項統籌協調工作。校內遴選、推薦教授(博士)受聘為省市兩級雙鏈融合專員,凝練技術需求、組織供需對接、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專員則由校內遴選的優秀教授(博士)擔任,對標各市縣(區)主導產業,加強項目推介、成果轉化。整合校內各類科研平臺和科研需求,選拔優秀教授(博士)擔任科技特派員,并派駐到市域內相關單位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目前,學校已遴選12名成果轉化專員、25名市級雙鏈融合專員和12名省級雙鏈融合專員。2023年上半年,“四員協同”模式迸發新活力,學校到賬橫向科研經費同比增長近50%,校地“雙向奔赴”效益日益凸顯。
安慶師范大學聚焦安慶化工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兩大千億產業需求,搶抓生命健康、生物科技及醫工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際遇,雙方共建安慶師范大學智能制造產業學院(研究院)、化工新材料產業學院(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研究院),校地攜手同向發力,形成一批具有標志性成果。目前,已實現多個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單項經費均超100萬元;新增發明專利100余項,成功轉化40余項;獲省級各類科技、社科及聯合會等獎項20余項;5項科研成果推薦申報第九屆教育部人文社科獎;承擔省、市、縣級各類規劃及咨詢報告80余項,企業技術委托課題556項,其中安慶本地企業203家,占36.8%;人才本地就業率由2020年10.26%增加到2022年17.51%;獲批省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
2023年4月11日,安慶師范大學與安徽易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舉行共建實驗室簽約儀式。
圍繞安慶師范大學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和安慶“進百強、上臺階”目標等方面的重點內容,校市雙方全面總結合作成果和成效,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舉措。圍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黃梅戲傳承、桐城派文化等地方特色,安慶師范大學與安慶市聯合開展安慶院士中心建設、國家級科研平臺創建、高峰培育學科建設、安慶籍院士暨知名專家懇談會、安慶全球宜商大會等重大項目,加速“強市名校”互促發展,校市合作2.0版正式上線。
當前,深入開展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是學校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的重大機遇。強市支撐名校,名校助力強市。作為安慶市內唯一的省屬本科高校,安慶師范大學將把服務地方發展貫穿于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各方面,在學科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上與安慶深化合作,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深化校地合作結合起來,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責任編輯:高 林
執行編輯:柏 堯